较大规模化债以来,到去年末地方政府隐债已降至10.5万亿元
2025-11-03 14:44:34
江星星
1
新京报讯(记者姜慧梓)在9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,截至2024年末,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10.5万亿元。记者注意到,与2023年末相比,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减少近4万亿元。
据蓝佛安介绍,截至2024年末,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.6万亿元,包括国债34.6万亿元、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.5万亿元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.5万亿元,政府负债率为68.7%。
去年11月,我国出台总规模10万亿元的化债举措,包括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,分三年实施;以及从2024年开始,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,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,专门用于化债,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。
当时,蓝佛安介绍,2023年末,经过逐个项目甄别、逐级审核上报,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.3万亿元。根据今天发布会公布的数据,化债举措实施以来,到2024年末,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已经从14.3万亿元降至10.5万亿元。
按照当时提出的目标,到2028年之前,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.3万亿元大幅降至2.3万亿元,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.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,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。
蓝佛安表示,我国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。总体看,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,风险安全可控。